临汾姑射山值得观看的景点

导语 姑射(yè)山又名石孔山,是吕梁山的支脉,它被仙洞沟劈为两半,南北仙洞位于山腰中部断崖崖台上。姑射山由姑射神女为民射虎的传说而得名。姑射山山势陡峻山体为土石山。

主要景点

  姑射山共有五个景区,50多个景点。这五个景区是:睡仙女峰、北仙洞、云雾寺、南仙洞、龙须瀑。睡仙女峰。位于入山后不久的景区内,这是一处自然景观。一座山峰犹如一位少女仰天而卧,苗条秀美的身躯,丰满的胸部,栩栩如生,相传睡仙女峰是由少女丑姑变成的。姑射山,也由于姑娘射虎为民除害死后变成了仙女而得名。这个景区内,还有皇帝坡、天光寺、仙梯、仙磨等处景观。

  北仙洞

  北仙洞,亦名佛兴寺,由50多间庙宇和30多眼窑洞组成,大推宝殿、王母阁为北仙洞的主要建筑物。

  北仙洞大雄宝殿建于山崖半腰,卧于凹中。云雾寺景区,有象头岭、会仙台、乌龙谭、舍身崖、如意沟、鹿沟等景点。云雾寺又名照天池,现存门楼一座,上镶"云雾寺"三字。这里群峰汇聚。三面朝山,一面朝阳,一年之中,多有云雾缭绕,风雨朝夕,千姿百态,四季景色,变化多端。人们说这里春望细雨、夏看苍绿、秋赏红叶、冬观白雪,是观赏仙洞美景的好去处。

  南仙洞

  南仙洞,是姑射山仙洞沟的主要景区。这里,历史上曾是道教兴教之所。宋、金时的道士皇甫靖,元代道士任志真、王德仁在此修炼。元代任志真、王德仁奉国师掌教大宗师洞明真祁法旨,在此修建殿阁十数间,使三请、四帝、五祖、七真人各路神仙圣像焕然一新。明代正德年间,五台山佛教僧人在此开辟山门,建正殿,增建碧岩寺。清代同治八年又重修碧岩寺,建成西侧祖师殿、东为韦陀殿、北为观音阁的建筑格式,形成了南仙洞的基本轮廓。南仙洞山门上为玄帝楼,下是过道,二门上为乐楼,西南为过衔戏台。整个南仙洞,以兴隆寺为主,由神居洞、碧岩寺、观音阁、戏楼及70多间房屋、40多眼窑洞组成。神居洞,洞口嵌有宋代熙宁年间石碑,洞内,由彩塑、壁画、历代石碑组成。后壁有互相连通达数十米深的石洞。

  观音阁

  观音阁,建造十分巧妙。阁内塑观音菩萨像,两侧为文殊、普贤塑像,两壁四层排列有十二圆党、阎罗、罗汉、二十四诸天像。阁中还塑有送子观音、行年观音、韦陀、金刚及道教中的真君和玄武大帝像,佛道共处,悬塑艺术水平极高。

  大雄宝殿

  大雄宝殿,是南仙洞主殿,建于明代正德年间(公元l507年。l986年曾落架重修,殿内供有毗卢佛、释

  姑射山迦佛、卢台那佛及观音、普贤、文殊、地藏四大菩萨像。

  碧岩寺

  碧岩寺,建有正殿,原供奉鹿仙女,现供汉白玉观音像。神居洞,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普三游此洞。洞内十分开阔,入口处崇道庙建于唐代,四壁有28宿壁画。大厅内,共塑像89尊,有尧、四大臣、舜、禹、三仙、三请、七殿阎君、罗汉、释迦牟尼、玉皇大帝等,多为清代塑造,成为三教合一,儒、佛、道共存的局面。龙须瀑景区,有仙境台、梳妆台、龙须瀑、仙棺马蹄铲及宋代皇帝赵匡胤两次坐过的宋王石和棋盘石 、唐代皇帝李渊涉足的南天门等景观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